宝马轿车
宝马X家族
宝马M家族
宝马i家族
Z系列跑车
其它车型
ALPINA

一辆是当年全球502辆,软妹币两百万,台湾唯一的一辆: M. Benz 190E 2.5-16 Evo. 2(编号51/500)...

一辆是当年叱吒DTM德国房车赛,彩绘已成世界经典,但操控性极其强烈的复刻版BMW E30 M3 EVO...

在视频开始前, 请允许我再介绍一下这两位老人家:

巴伐利亚真男人BMW E30 M3 EVO II

车厂技术大火拚,高科技直逼当年F1


S14

赛车版238hp

既然提到90年代赛场上的常胜军M.Benz 190E EVO II,那就一定要把同场竞争对手BMW E30 M3 EVO II给挖出来,为了参与当时的德国房车赛,并且力抗由M.Benz与AMG所合作的190E Evolution大军,因此BMW Motorsport部门特别以M1引擎的缸径冲程设计,进一步开发目前BMW M Power唯一的四缸高性能自然进气引擎S14 B23(93.4×84.0mm),由于这颗四缸2.3升(2302c.c.)的双凸16气门引擎是依赛道而打造量产,所采用的科技水准几乎算是移植当年的F1科技,包括每缸四气门、双凸轮轴、进排气系统抛光、四喉直喷歧管、10.5:1高压缩比与当年少见的电子喷射系统,因此最大马力达到195hp/6750rpm、扭力24.0kgm/4750rpm(美规降至192hp),极速达到230km/h。

堪称E30 M3最强版本的EVO Sport采用S14 B25的2.5升双凸16气门引擎,加上当年最顶尖科技以达到238hp/24.5kgm


然而面对竞争对手不断地将性能向上提升,为此BMW原厂也特别推出进化版的E30 M3持续应战,首先1988年特别推出的E30 M3 EVO版本,同样是以2.3升的S14 B23引擎将马力提高至200hp,这一来正好与190E Evolution 2.5升204hp/24.5kgm正面交锋。不过竞争对手随后改为2.5升排气量,Motorsport部门想要在赛场上取得更高的压制性,提升排气量来压榨马力是唯一的方向,因此隔年便针对S14引擎进行扩缸一举将排气量至2.5升(95.0×87.0mm),最大马力220hp以作为M3 EVO II,但是数据上终究还是略低于对手的235hp,最终BMW则是推出拥有238hp的M3 EVO Sport成为E30系列中动力最强的限量准赛车版本,而除了一般版本E30 M3拥有较多的生产数量之外,针对限量版本如EVO、EVO II与EVO Sport则分别仅有量产500~600辆,极为希有的限量身价,随着经典的资历不断累积,目前一辆出价50万软妹币还不见得会有人割爱。

透过前后叶子板所营造的小爆龟造型,除了能容纳更大J数的胎圈设定,肌肉感的车身线条更能展现战斗气势。


引擎代号:S14 B25

引擎型式:L4 DOHC 16V汽油引擎

缸径*冲程:95mm*87mm

排气量:2467c.c.

最大马力:238hp/6750rpm

最大扭力:24.5kgm/4750rpm

压缩比:10.5:1


小爆龟一看就懂

纯粹竞技忠于原味

距今已超过32个年头的E30 M3,相较当今第五代F80 M3或F82 M4所搭载的直六涡轮增压引擎与先进的电子配备,似乎喜爱传统机械操控感的正统M Power的车迷们,应该还是较喜爱第一代M3的老韵味,源自于德国房车赛的因素下,BMW也就此开创M3往后的世代演进,就设计风格方面,经典的巴伐利亚硬派线条,E30车身造型利用前后宽车体叶子板,营造出更具攻击性的肌肉外表,略为增加的小爆龟除了可容纳大J数轮圈外,还能进一步强化空气力学的表现,这也是E30 M3与一般车型最容易分辨的差异性,而像这样极致经典的性能车已经不需要有任何花俏的外观变化,愈是经典愈能展现其价值。

经典而历久不衰的双肾造型进气坝,似乎愈是老车愈能展现其价值。


相较于现代化车辆所搭载的高科技与豪华内装配备,E30 M3的座舱操作界面则

几乎是BMW Motorsport打造用来参与赛事的量产市售车,简单的座舱铺陈完全走向高性能竞技风,三幅式方向盘、五速手排与高达7000rpm的转速限制都让驾驶者仿佛置身赛场上。尤其车辆并没有任何可辅助操控的电子配备,所有操控均回到最原始的基准点,驾驶技术决定胜负,而这也是目前许多车迷之所以忠于原味的主因。虽然说E30 M3与普通3系列绝大部分零件采取共享方式以降低开发成本,但着重于操控表现的悬吊系统则完全以赛道为主,不仅强化方向机关节与修正动力方向机,为了让转向表现能够精准而轻快,在后悬吊结构也采用比一般E30多次铸造的部品与防倾杆,另外像是减震筒、煞车与轮圈都是采用优于E30的高档部品,且从最初只生产5000辆的计划,一直到了1991年停产前一共生产18000辆。


能够挂上象征BMW 3系列最高的性能指标M3 Logo,在当时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同时身价更是惊人。


为了应付更为竞技的操驾需求,采用狗腿式的排档设计有利于驾驶进行2/3档变换。


透过額外向后延伸的尾翼面能够有效利用车体气流以增加下压力,对于稳定车辆高速行驶时有极大助益。


为了让操控表现更趋近于赛道设定,许多底盘件特别采用强化铸造部品,另外配上轻量化锻造圈与多活塞煞车系统。


为了力抗M.Benz所领军的190E Evolution大军,BMW Motorsport部门开始量产5000辆E30 M3,直到1991年停产前夕总共生产近18000辆。


完全以赛道需求所打造的内装并未有过多舒适配备,标准的三幅式方向盘、赛车椅与防滚架就能直接下场参赛。

DTM房车赛常胜军M.Benz 190E EVO II

全球限量生产500台,不凡身价超越Supercar

车辆:HubAuto

M 102E

动力达到235hp

能够在1990年代德国房车赛一共获得多达50座优胜佳绩的M.Benz 190E EVO,相信不论是奔驰的死忠车迷或者经典90的玩家一定不陌生,超强眼的性能表现更是成为当年E30 M3的头号公敌,为了参与DTM(Deutsche Tourenwagen Meisterschaft)房车赛事,1986年率先以190E 2.3-16参赛并且获得两次胜利,随即M.Benz特别针对190E(W201)车型进行一连串研发,包含动力、底盘与空力套件等,任何环节都不放过。动力方面则是交由英国Cosworth进行开发与强化。


190E 2.5-16 Evolution II特别将原本Evolution四缸M 102E引擎提高压缩比至10.5:1,使得动力输出一举达到235hp/7200rpm、24.5 kgm/5000rpm


不过面对各车厂强大的竞争压力,为延续M.Benz在DTM所创下的佳绩,1989年率先推出限量500辆的190E 2.5-16 Evolution,225hp/24.5kgm不仅独霸车坛,搭上当时比赛的优异战绩推出后随即销售一空,而看准限量性能车的开发潜力,M.Benz在1990年的日内瓦车展正式推出Evolution II,企图将190E的或热话题成功持续下去。为了将所有马力压榨殆尽,因此原本四缸M 102E的引擎,透过内部压缩比由9.7:1提高至10.5: 1,加上进排气、供油与点火调整,极为轻快的油门反应除了展现四缸引擎高转速特殊共鸣的排气声浪,而几乎所剩无几的动力成长空间还是额外增加10hp达到235hp/7200rpm,扭力则是维持24.5kgm/5000rpm,搭配仅1340kg车重使得0-100km/h轻松在6.7秒内完成,加上极速直达250km/h,堪称当年最强的四缸性能霸主,超强的性能实力确实吸引全球车迷目光,而同样采用全球限量生产502台的饥饿手法一推出随即造成抢购,实际能够在路上看到的机会可能远比身价破千万的Hypercar还要低,然而目前全台湾能够见到当年由总代理所引进的车款仅只有两辆。


与E30 M3采用相同狗腿式的排档已经相当特别,加上专属的限量车身编号让不凡的身价更胜Hypercar


引擎代号:M 102E

引擎型式:L4 DOHC 16V汽油引擎

缸径*冲程:97.3*82.8mm

排气量:2463c.c.

最大马力:235hp/7200rpm

最大扭力:24.5kgm/5000rpm

压缩比:10.5:1

宽车体霸气十足

运动态势更鲜明

既然性能表现要紧绷到一拜,针对空力外观上的需求,除了要符合比赛法规达到市售量产的要求,同时又要降低风阻系数与宽车体所需,为此原厂特别针对190E 2.5-16 EVO开发特制空力外观,相较于一般四四方方的车身外观,可以看到叶子板上夸张的暴龟有效将方正的车侧线条导入更多立体感,前保杆向前延伸的利箭造型搭配下扰流设计,仿佛随时准备出击的运动态势将Evo车型色彩变得更鲜明,原来将近三十年前的高性能车就标配霸气宽体。


双层大型尾翼,透过特别向后移以增加车尾最佳下压力,这也是190E Evo II外观特色之一。


此外为了有效增加引擎冷却性能并降低风阻系数,大面积而不对称的下气坝也是极为特殊的巧妙设计,尤其提高车尾高速行驶的下压力,车尾除了安装双层大型尾翼,透过特别向后移以求最佳下压力也是190E Evo II外观特色之一,加上降低车底乱流而采用的平整化底盘设计也能在高速适时发挥功效。


看似朴素的六幅式轮圈与245/40R17,加上隐藏在轮圈内的前四后二的卡钳随时能够下赛道进行厮杀。


内装设定上有别于目前传统的三幅方向盘设计,采用Nardi四幅式方向盘与监控仪表将座舱营造出不同的竞技风格,此外看似老旧的内装设计其实还暗藏极为先进的高科技,原厂特别设计的电子液压悬吊控制系统(SLS),可让驾驶轻松在排档座旁控制钮进行车身高度控制,而高达20cm高度调整不但有利于一般道路行驶,即使在赛道上也能降低车身重心以利操控表现,原来电子高低可调悬吊早在1990年前就已开始量产使用。

大面积的下气坝有效增加引擎冷却性能并降低风阻系数,同时提供车头下压力以维持稳定性。

Evolution II采用Nardi四幅式方向盘,仪表极速高达260km/h与8000rpm红线断油点都是如今极为罕见的组合。

早在1990年Evolution II所配置的电子液压悬吊控制系统(SLS),驾驶就能控制车身高度多达20cm自由调整。

全球限量生产500台的Evolution II,当年身价已超过50万软妹币。

电压、油温与单圈计时功能等偏重于竞技的原厂配备,190E Evolution II已全数搭载。


30年来,这场战火不断在地球每个角落延续著,只不过,今天这一站~是在台湾省...

视频来源:incar爱车社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下载蓝天白云社

支持 iOS 和 Android

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