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轿车
宝马X家族
宝马M家族
宝马i家族
Z系列跑车
其它车型
ALPINA

1、磨合期车速越慢越好

磨合期是在一段时间内将摩擦部件的配合间隙磨到一个合理的范围,才能实现较好的润滑。若磨合期发动机转速过低,则曲轴连杆轴瓦承受的冲击较大,转速过高则汽缸壁容易拉伤,造成早期磨损,所以磨合期应参照发动机转速而不是车速,汽油发动机转速应在2000~3000转/分,柴油发动机应在1000~2000转/分。


2、轿车二档起步

以前用二挡起步是因为大车的发动机是低速大扭矩,如果用一挡起步引擎转速高,车速慢,耗油又耗时,这些车的一挡最高时速为5公里/小时(1公里=1千米)。

现在轿车的变速箱与货车变速箱齿轮比有所不同,轿车变速器设计偏重于速度。如果勉强用二挡起步不仅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而且会导致离合器过度磨损。所以轿车无论排量多少,都应一挡起步。

正确方法如下:

用一挡起步,但在特殊情况下如雪地起步和下坡起步,用二挡起步也可以。

雪地上如果发动机的扭矩过高,会造成车轮打滑,采用二挡起步是为了抑制打滑。下坡路上,只要放开手刹,车就会向前滑行,这时起步不需用大扭矩支持,所以用二挡起步就足够了。


3、汽车启动预热10分钟

汽车启动前预热时间过长,会造成油耗和发动机磨损增大。一般建议预热5~8秒,能使润滑油到达所需润滑部位即可。汽车启动前预热,能使机械部件得到较好润滑,减少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4、涡轮增压车一启动就轰油门

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速度是涡轮增压车的一大特点,但是这并非意味着车主可以粗鲁地对待爱车,实际上,刚启动后猛轰油门易损坏增压器油封。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转数很高,启动车辆后,不能急踩加速踏板,应先怠速运转3~5分钟,使机油泵有充足的时间把机油输送到涡轮增压器的各个部位,同时机油温度慢慢上升,流动性更好,使涡轮增压器得到充分润滑,此时提速才会“如鱼得水”。


5、常使用大油门对发动机不好

常常空挡踩油门或长时间在高转速上对发动机不好,而且费油。发动机适当将转速提到4000以上,不但无害,还对发动机有一定的好处。


6、加档超车

驾车者普遍认为高挡位速度较快,所以在超车途中升上一挡。事实上车辆的加速是靠引擎所发挥的扭力,高挡位扭力较小,油门反应迟钝,加速度反而降低。

正确超车应该降低一挡,自动挡只需将油门深踩,变速器便会降低一挡,以提供足够的扭力。


7、提速超车时,只观察和判断前方车辆情况

不少新手超车时只会观察前面车辆的情况,看到前车无超车的动向,就立刻变线超车,根本不顾后方车辆情况。事实上,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很容易令正在超车的后车与自己发生事故。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观察和判断后车行驶的情况,在确定后面没有车辆欲超自己的情况下,再观察和判断前方车辆的情况。


8、未判断好车速就超车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需要超车时,不少驾驶人往往判断不好前方车辆的速度,超车一半时,发现自己的车速超不过前方车辆。而在前方超车道上,又有其他车辆在行驶,不得已,只好再减速退回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驾驶人没有掌握车辆之间的速度差。那么,什么是速度差呢?速度差就是同向行驶的两辆车之间的速度差异。并不只有新手对车辆之间的速度差把握不好,一些驾龄较长的驾驶人也会遇到同样的险情。

据了解,车辆速度差的判断失误是高速公路上引发交通事故的重大诱因之一,而容易造成的事故类型一般为车辆追尾、车辆侧翻、碰撞护栏等,而且因为车速较快,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怎样把握高速公路行车时的速度差呢?首先,驾驶人在上高速前要对车况进行检查,尤其要注意刹车系统,因为刹车是缩小两车间速度差的最直接手段,如果是借来的车辆,要先培养刹车感觉。其次,上高速时,要时刻注意车速,保持好车距,按照自己的节奏开车。因为前车的车速是不断变化的,跟车与前车之间的速度差也在不断变化。

另外,千万不要跟在货车后面,货车速度通常比小汽车慢,而且排放的尾气可能遮挡后车的视线,使之不容易判断速度差。

有三种不良驾车习惯容易造成速度差事故。首先是长时间占超车道低速行驶。有些驾驶员长时间占用超车道,使得超车的车辆只能从车速相对较低的行车道超车,这样一来,加大了与原本在行车道上行驶车辆之间的速度差,容易造成事故。其次,是遇到出口紧急踩刹车。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道路情况不熟的驾驶人身上,来到高速出口位置突然放慢车速,观察提示牌。这种突然的刹车动作大大增加了后方正常行驶的车辆与其之间的速度差,即使后车处置得当而没有造成事故,也会让后车驾驶人惊出一身冷汗。再次就是随意变更车道。随意变更车道是引发交通事故的诱因之一,也是高速公路上为驾驶人所痛恨的行为之一。急打转向灯突然变道,没有留给后车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刹车空间,往往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9、转弯同时刹车

汽车由直道进入弯道,需要一个减速的过程,因为过弯的速度一般都要低于直道的速度,有人喜欢在过弯时刹车减速,认为这样不会影响直道的速度,可以走得快一点。其实这是错误的,在弯道上踩刹车会影响出弯时的速度,并不能达到更快捷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汽车过弯时,车会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这时汽车四条轮胎的受力程度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受力最大的是外侧前轮,最小的是内侧后轮,其他的居中,而刹车的力度是相同的,这样就会造成刹车的偏差。

如果刹车力度过强,会把压力都集中到外侧前轮,同样增加悬挂系统的压力。如果速度过快,弯道减速还会有翻车的危险。

弯道还有视线不清的问题,就是在入弯前司机可能不清楚拐弯之后的情况,高速入弯会增加驾驶的危险系数,所以最好不要在进入弯道后才刹车。

正确地刹车应该在入弯之前完成,在弯道中保持匀速运动,这时最好不要用空挡,因为入弯前已经减速,可以适当降低挡位,用低挡位完成弯道行驶,出弯之后,再加速行驶。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的行驶,就是专业的汽车赛道上,赛车手们为了更稳定地控制赛车,也是利用直道的末端减速。


10、靠D挡走天下

很多人开自动挡车的时候,把挡杆放到D的位置就不管了,不论什么路况全部由D挡应付,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开自动挡车简单的原因。其实,真正懂得开自动挡车的人,是会在适当的时候将挡杆上下拨动以适应不同的路况需要。在一般的路况下,我们是可以一直使用D挡驾驶。但是,在山区路面行驶,就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降到低挡。

如果车速过快,已经超过你所要降到的挡位的最高车速,这时降挡对自动变速器的损害是非常大的,极容易把变速器中的摩擦片烧坏,而且,很多自动挡车的变速器都有自我保护模式,这种操作根本无法实现。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用刹车来降低车速,再挂入相应的挡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用低挡是不想让车越溜越快,而不是要将很快的车速减慢,要减慢就用刹车,直到你认为够慢,然后降低挡位,用引擎的制动来控制车速。


11、反手打方向盘

老款汽车中,方向盘较重,反手打方向盘比较省力,而新款汽车这样操作比较危险,反手打方向时,若车轮轧到障碍物会突然反跳,手腕会受到严重伤害。

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般左手放9点或 10点位置,右手对应放3点或2点位置,一只手上推、另一只手就下拉的方式接力转动方向盘),不要交叉手,反手打方向盘。


12、短暂停车乱用档

短暂的停车(如十字路口等绿灯或路上塞车)等待,是该用D挡还是用N挡,这是开自动挡车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具争论性的问题。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有缺点,当然一种方法的缺点自然就会成为另一种方法的优点。先看用D挡,缺点就是引擎要忍受一定的负荷,在D挡上开着冷气,转速会比怠速降低两三百转,对引擎来说是一项苦差;而要在D挡时保持静止,就必须踩着刹车,有时候拉手制动都不能把车停住,这样会增加发生意外的机会,如果时间一长,右脚一发软,就有可能碰上前车;而且,整个引擎、变速器、车轴、车轮和刹车都在互相受力,很显然,这会加剧那些连接位置摩擦面的磨损。

再看用N挡,缺点是再开车时,要重新入D挡,这样一挡的拉索(自动变速器内负责锁止行星齿轮的制动片和传动的离合器片的总称)自然会多一次磨损,而且也会有一定的冲击感,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所以,一般来说,除非肯定停车后立刻就要开走,采用一直保持D挡;否则,一般都要用N挡并拉紧手制动。


13、频繁Kick-down换挡

所谓Kick-down,就是指行车时深踏油门,命令变速器跳低一到两个挡位,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力。自动变速器的程序是会按照车速、负荷、油门深度等条件来评估驾驶者需要多少动力来调节不同的排挡,但为避免变速器频繁地转挡,程序设计时会刻意做一点相应滞留,也就是说变速器不会因为够力就立刻跳高一挡,也不会因为差一点力就跳低一挡。就像我们最常见的空调,如果你设置的是23℃,它不会因为温度是23.1℃就启动制冷,也不会因为是22.9℃就停止工作,这样不仅会经常开机引起电压突变,也会使压缩机经常启动而影响寿命,所以就会设计得迟钝一点。变速器也一样,因为转挡太快,变速器的损失也非常大。

大多数自动变速器车型的变速器都有一个特性,就是非常容易跳上高挡,然后保持在那里,你要加速,它不会马上跳下来,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偏重于舒适性和省油的,不会因为需要动力就马上跳低挡位来获得动力。这样设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扭力转换器本身就可以增加扭力的输出,虽然效率低,但胜在舒适,没有机械的损耗。


14、减速带单轮过

许多小区和狭窄道路的路面上,都会设置减速带,突出地面一定高度,让车辆不得不减速。很多司机在通过这样的减速带时,喜欢只用一侧的轮子轧过去,认为这样冲击小,对车子损害小。但这种过减速带的习惯,其实最容易伤害了悬架。

“当车过减速带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对悬架产生冲击,如果这种冲击在合理范围内,是不会改变车轮定位的,但如果超出合理范围,就会导致轻微的错位。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车轮定位的不准确甚至影响车身精度。”

如果过减速带时两个车轮同时过,左右两侧的悬架系统平衡受力,共同将冲击力传递到车身,虽然此时车身的振动大了,但可以有效减小错位的可能性。


15、电子辅助系统可弥补失误

虽然刹车防抱死系统和防侧滑系统可提高驾车安全性,但驾车者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即使配备了这些电子辅助系统,司机也不能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拐弯,防侧滑系统有时还会产生副作用:它虽可防止汽车转弯时前轮滑向外侧,却有可能造成更难控制的后轮侧滑。


16、先踩离合器后刹车

有人认为刹车前应切断动力,刹车会更有效,这是严重的错误。因为踩下离合器,发动机转速迅速降低到怠速,进气管的真空度降低,真空助力器的辅助力大大降低,刹车距离反而变长。

应先踩下刹车,当车速降低至接近停止时再踩下离合器。


17、戴耳机就可边打电话边开车

驾车打手机尽管被明令禁止,却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明显上升。于是,手机制造商制造出不用手拿就能接听的新手机。虽然司机接听电话再也不必松开方向盘,可是把部分注意力放在谈话上仍很危险。调查显示,驾车打手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18、四轮驱动汽车更安全

四轮驱动汽车速度一般都比不过小轿车。车体较重,起步和超车提速都较慢,刹车灵敏性也受影响。所以,时速130公里的四轮驱动汽车,在干燥路面上行驶,至少要留出80米刹车距离,而小轿车只需65米就够了。另外,四轮驱动汽车受到外力撞击时不能很好的吸收外力,所以车祸中汽车看

起来损坏得并不严重,事实上司机和乘客受到的伤害却要严重得多。


19、轮胎气足有危险

人们通常以为轮胎充气太足不好,其实危险的恰恰是轮胎压力不足。如果轮胎里的气少了50%,会带来极大的危险。这时,如汽车以时速130公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轮胎温度就会不正常地升高,甚至有可能发生爆胎。所以,必须及时给汽车轮胎加压。


20、下坡空档滑行

有些车主在下坡时,为图方便,挂空挡滑行,仅以刹车来控制速度,是很危险的,如果是在一个长距离坡位这样做的话,刹车系统会因过热而突然失灵,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实际车速挂上合适的挡位,让发动机制动,偶尔辅以刹车,这样既安全又能延长刹车系统的寿命。


21、到目的地马上熄火

汽车到达目的地后马上熄火,这种用车行为会令车辆经常处于高速空转状态,其问题与突然加速一样,都会伤害到车辆的轴承。在发动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后,车主在关闭发动机之前,一定要怠速运转几分钟,让机件能有效冷却并得到润滑。


22、汽车行驶时将中央门锁锁死,安全的办法

这是极其危险的办法,汽车一旦出现事故时,会打不开车门,因而危险率进一步提高。为了避免小偷抢夺车内的物品,最好在堵车时或等红绿灯的时候再将中央门锁锁死。


23、泊车后只拉紧手刹

如果泊车后只拉紧手刹,很有可能在不平的路面上造成汽车下滑,出现严重交通事故。在不平的地面泊车后不但要拉上手刹还要将挡挂在挡位上,这样才能防止汽车因路面不平下滑。


24、单向行驶时如果有双道,压虚线行驶最安全

这种做法反而最容易出现事故,因为前后行驶的车辆无法判断你行驶的意图。在双道单向行驶时,尽量不要压虚线行驶。


25、认为汽车加装ABS系统是为了缩短刹车距离

出现险情时,司机第一个反应就是急刹车,这样会使车轮突然抱死,失控。ABS防抱死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司机避免这种情况,即使在急刹车时司机仍能有效地控制汽车方向。但如离得很近才刹车,被强行抑制的冲击力会使汽车抖动,并有可能与前车相撞。在雪天路滑或路面凹凸不平的情况下,配备防抱死系统的车辆所需刹车距离甚至更长。所以必须始终注意保持车距。


26、遇到其他驾驶不熟练者或违章者应通过喇叭或大灯提示他

按喇叭或大灯提示,只会增加他的紧张情绪,让他更加难以控制汽车。应该尽快远离他。


27、拐弯或并道时只看反光镜

有时反光镜调节得不好会有死角现象,此外,转向灯打开后有时会使靠近自己的车辆提速而不都是放慢,所以仅从反光镜上是不能完全判断的。

应先扭头看一下车的后面,再看反光镜。


28、长时间停车时仍挂D档

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堵车时,一些车主常常只踩下制动踏板,换挡杆却保持在D挡,并不换挡。若时间很短,这样做是允许的。但若停车时间长最好换入N挡,并拉紧驻车制动。因为换挡杆在D挡时,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长时间踩住制动踏板,等于强行制止这种前移,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


29、在P档或N档以外挡位启动发动机

有些驾驶员在P挡或N挡以外挡位启动发动机,虽然发动机不能运转,但有可能烧坏变速器的空挡启动开关。因为自动变速器上装有空挡启动开关,使得变速器只能在尸挡或N挡才能启动发动机,避免在其他挡位误启动时使汽车立刻起步往前窜。因此,启动发动机前一定要确认换挡杆是否在户挡或N挡。


30、推车启动发动机

装备自动变速器和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而采用人推或其他车辆拖动的方法启动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采用上述方法是不能把动力传递到发动机上的,反而会损坏三元催化转换器。


31、加大油门就可换到高速档

有些驾驶员认为只要D挡起步,一直加大油门就可以换到高速挡,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换挡操作应是“收油门提前升挡,踩油门提前降挡”。也就是在D挡起步后,保持节气门开度5%,加速到40公里/小时,快松油门,能提高到一个挡位,再加速到75公里/小时,松油门又能提高一个挡位。降低时按行车车速,稍踩油门,即回到低挡。


32、开车行驶时只注意保持前后车辆的距离

如果开车时只注意观察前后车辆的距离,那么就很有可能忽略与你并列行驶的车辆的距离,很容易发生剐蹭事故。除了保持与前后车的安全距离外,应尽量避免与左右的车辆并列行驶,并通过提速超车或放慢速度来错开并列行驶车辆。


33、将驾驶驾驶座椅调得越靠近方向盘越安全

这纯属心理作用,驾驶座椅越靠近方向盘反而越容易增加紧张情绪,在不影响脚手操控下,驾驶座椅越远离方向盘越好,一是驾驶时的视觉更广大,左右眼的余光看到的会更多;二是座椅靠方向盘太近,必然蜷着腿驾驶,长时间容易疲劳;三是出现紧急情况,身子与汽车的操控台、方向盘缓冲的余地大,安全系数高。

双手平伸,两手手腕正好放在方向盘上,为座椅与方向盘最合适的距离。


34、除车窗反光镜位置不贴太阳膜,其他地方大面积贴太阳膜不影响驾驶

驾驶者的视线不光是前方,侧面和后方同样需要经常看,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就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此外还会减少驾驶者的乐趣。


35、夜晚远光灯越强行驶越安全

灯光的照射角度越大越安全,灯光抬得越高越亮越危险。

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会车时,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内不能使用远光灯;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没有中心线的窄桥、窄路与非机动车会车时不能使用远光灯;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转弯时不能使用远光灯;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能使用远光灯;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应交替使用远光灯、近光灯示意。


36、晚上行驶将前后的井灯打开更安全

这样更危险,尤其前雾灯的白光束非常强,影响对面行驶的车辆,同样会影响自己的安全。

遇到恶劣的天气,无论白天或夜晚都可以使用雾灯。


37、十字路口无信号灯谁快谁走

我们行车过程中,偶尔行至郊区会碰到没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没信号灯又没摄像头,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这肯定是谁开得快就先过,而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机动车行驶到此处时要么急刹车,要么就快速冲过去,经常会引 起交通拥堵,而且还有行人及自行车穿插其中,十分危险。

交规当中有明确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通常没有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情况下要让你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另外,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先行,而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车辆让左转弯车辆先行。


38、频繁并线省油省时间

有些车主性子比较急,行驶在路途上根本见不得堵车,因此,在遭遇行驶较缓慢的路段时往往会频繁并线,他们认为频繁并线既可以省下时间又能节省不少油钱。其实,上述想法是不可取的,我们都知道匀速且直线行驶是最佳方式,在并线时往往会出现急加速,而油门一踩,油耗必定增加!

另外,在省时方面,频繁并线确实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是频繁并线存在着诸多潜在危险,一方面这会严重影响交通,给周围车辆的正常行驶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行车安全隐患,虽说并线可以节省些时间,可一旦出现交通事故,所消耗的时间要比节省下的时间多了数倍。


39、座椅不用调整

在交通事故所引发的人身伤害中有七成属于颈椎受伤,然而这类伤害是可以大幅度减轻的。汽车座椅上所配置的头枕对头颈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追尾撞击事故是造成颈椎伤害的元凶,这种撞击通常发生在市区内慢速行驶的车辆之间。当一辆汽车遭到行驶在后面的另一辆车撞击时,人体上半身的激烈运动会对相对脆弱的颈部造成严重伤害,并引起颈椎功能混乱,产生剧烈的颈部和头部疼痛,而且往往成为慢性疾病。颈椎伤害不易发现和确诊,却给人们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座椅前后位置调整的原则是“就后不就前”。它的意思是在保证驾驶人员能把油门、刹车和离合器踏板踩到底的前提下,座椅位置应尽量靠后。新手开车有一个通病:座椅调得特别靠前,有人甚至快把胸口贴到了方向盘上。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为了尽量看清车头附近的情况。其实无论座椅靠前靠后都能看清车头,而座椅太靠前最大的危险是撞车时极易被方向盘撞伤,另外,现在大部分车方向盘上都有气囊,如果坐得离方向盘太近,气囊弹出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造成的伤害可能比撞车还厉害!

经长期实践研究,把头枕调整到适合驾驶的位置,可减轻33%的短期颈椎伤害,54%的长期(一年以上)伤害。在女性受害人员中,这个比例可分别提高到50%和75%。没有颈椎保护装置的车辆,被追尾冲撞时对乘员的伤害显而易见。


正确的座椅调整方法如下:

a、上下调整:让头部离车顶部至少还有一个拳头的距离,座椅调得太高,车辆颠簸时头部易触到车顶,影响行车。

b、前后调整:当脚向下踩住制动踏板至最深处时,腿部仍要有一定弯曲,这时的座椅前后位置比较合适。

c、腰部支撑调整:老司机和新手往往走两个极端:很多开车年头较多的人喜欢半躺的姿势,而新手则喜欢把靠背调成近乎垂直的角度。哪种姿势好呢?都不好!正确的座椅靠背角度应该是:先将座椅靠背的后倾角调整到110°左右。当身体抵住座椅靠背,双臂自然弯曲,双手正好能握住方向盘的上缘。让座椅支撑住腰,向后靠时,不要让腰部悬空。有科学实验表明,这个角度最符合人体工程学,身体不易疲劳。

d、头枕调整:这个小东西平时不声不响地立在你身后,除了休息的时候靠一下好像没有其他的用处。但可千万不要小瞧它,在发生追尾碰撞时它能显著减轻颈椎的伤害。头枕放在什么位置好呢?头枕的最佳位置是头枕的中心线恰好与眼眉在一条线上。

e、安全带调整:安全带要放在肩月甲骨位置,不要太靠近脖子,男士开车时,记住一定要把领带放在安全带的外面。

f、方向盘的使用:背部紧靠座椅,当胳膊伸直搭在方向盘上时,手腕部恰好落在方向盘上,这就是方向盘的最佳距离。通过方向盘轮辐间的空隙恰好可以看到仪表台的公里、时速、油耗等的显示。

转方向盘时,如果把方向盘看作一个时钟的表面,那么手部初始位置就是右手放在3点位置,左手放在9点位置。拇指自然搭在方向盘轮辐上。有些人喜欢拇指向里扣住方向盘,以为可以更好地控制住方向盘,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一则打方向盘不灵活,二则当路况较差汽车发生抖动时,容易损伤拇指。一点点转动方向盘不是良好的驾驶习惯,不容易掌握车身转向的角度。

g、后视镜调整:对外后视镜来说,天空与地面交接的水平线恰好在外后视镜上部三分之一处,也就是在外后视镜里可以看到三分之二的地面、三分之一的天空,这是上下调节的最好位置。当左右调节时,让车身也出现在外后视镜的视线范围内,但不要太多,只要能掌握车身附近的状况就行。

对内后视镜来说,最好是当后面有车时,可以让整辆车出现在内后视镜里,当不能全部顾及时,原则是就下不就上,最重要的是掌握地面状况。还要提醒一点,不要在车辆后窗附近放置大件物品,以免影响内后视镜的观后效果。


40、只要自己舒服,驾驶姿势没什么要求

好的驾驶姿势就是能够方便操作各种装置,并且使身体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不好的姿势会使操作转向盘和踩踏板困难,影响安全。


正确的驾驶姿势如下:

a、正对方向盘。

b、坐到座位上,伸直腰,后背正好轻贴在靠背上。

c、肘部微弯。

d、膝盖微弯,能够轻松自如的踩踏踏板。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下载蓝天白云社

支持 iOS 和 Android

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