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安全操作!安全操作!今天我们再次提起这个事情、
“要不是他的修理厂存在安全隐患,我的儿子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可怜了我的儿子!”回想起14天前发生的意外,刘师傅悲痛的眼泪直流,家中唯一的儿子在修理厂修车时被电击中不幸身亡,全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而修理厂的老板则是不见了踪影,期间一直没来露面。
刘师傅说,他儿子刘某今年24岁,是家中的独子,至今未婚,上面有三个姐姐。几年前学了修车手艺后便在榆林城区其他修理厂上过班,最近这几天,儿子找到了位于榆阳区大坝头附近的广源汽修厂准备开始上班。
8月10日上午,刘某来到修理厂内开始上班,从上班至事发前一切正常。下午3时许,刘某和修理厂的吕建国一起拆卸一辆小轿车的座椅,而当时院子里到处积水,一根电线的线头裸露,泡在一旁的水坑里,当刘某转身将拆下来的座椅准备放到地上时,悲剧发生了,泡在水中的电线将刘某击中,随即倒在水坑里失去了意识,随后修理厂内的另外几人叫来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仍无济于事,刘某在送到医院十几分钟后便离开了人世。
随后,榆阳分局上郡路派出所介入调查,认为这是一起电击身亡事件,找来了当时在修理厂的其中一个负责人吕建国进行了调查,就善后事宜等问题进行了协商。然而十几天过去了,协商没有任何进展,事发时修理厂的实际所有者吕维国也在场,却在事发后不见了踪影,至始至终没有露面,电话也打不通,并且将问题推给其堂哥吕建国解决。
“是因为修理厂线路存在问题,导致我儿子被击中身亡,而修理厂的老板及第一责任人却不出面解决,实在太气人了。”刘师傅说。
23日下午,吕建国告诉记者,关于这件事他已经向派出所介绍了情况,具体情况不想多说,而广源汽修厂的老板吕维国的电话却是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无论你做为老板还是修理工都要按操作规程操作,如果你是老板一定要有规程,要不员工操作不当而引起事故,你只能这样吓得四处乱躲,如果你是修理工,你一定按操作规程操作,安全生产、
汽修上岗须知:《汽车维修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个人安全
1.眼睛的防护
在汽车维修企业中,眼睛经常会受到各种伤害,如飞来的物体、腐蚀性的化学飞溅、有毒的气体或烟雾等,这些伤害几乎都是可以防护的。
常见的保护眼睛的装备是护目镜和面罩。护目镜可以防护各种对眼睛的伤害,如飞来物体或飞溅的液体。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佩戴护目镜: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用錾子或冲子铲剔、使用压缩空气、使用清洗剂等。面罩不仅能够保护眼睛,还能保护整个面部。如果进行电弧焊或气焊,要使用带有色镜片的护目镜或深色镜片的特殊面罩,以防止有害光线或过强的光线伤害眼睛。
注意:在摘下护目镜时,要闭上眼睛,防止粘在护目镜外的金属颗粒掉进眼睛里。
2.听觉的保护汽车修理 厂是个噪声很大的场所,各种设备如冲击扳手、空气压缩机、砂轮机、发动机等都使噪声很大。短时的高噪声会造成暂时性听力丧失,但持续的较低噪声则更有害。
常见的听力保护装备有耳罩和耳塞,噪声极高时可同时佩戴。一般在钣金车间必须佩戴耳罩或耳塞。
3.手的保护手是身体经常受伤的部位之一,保护手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不要把手伸到危险区域,如发动机前部转动的皮带区域、发动机排气管道附近等。二是必要时戴上防护手套。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防护手套,做金属加工有劳保安全手套,接触化学品有橡胶手套。
4.衣服、头发及饰物宽松的衣服、长袖子、领带都容易卷进旋转的机器中,所以在修理厂中,首先一定要穿合体的工作服,最好是连体工作服,外套、工装裤也可以,这些比平时衣着安全多了。如果戴领带要把它塞到衬衫里。
工作时不要戴手表或其他饰物,特别是金属饰物,在进行电气维修时可能导入电流而烧伤皮肤,或导致电路短路而损坏电子元件或设备。
在工厂内要穿劳保鞋,可以保护脚面不被落下的重物砸伤,且劳保鞋的鞋底是防油、防滑的。
长发很容易被卷入运转的机器中,所以长发一定要扎起来,并戴上帽子。
2、工具和设备安全
1.手动工具的安全
手动工具看起来是安全的,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事故,如用一字旋具代替撬棍,导致旋具崩裂、损坏,飞溅物打伤自己或他人,扳手从油腻的手中滑落,掉到旋转的元件上,再飞出来伤人,等等。
另外,使用带锐边的工具时,锐边不要对着自己和工作同事。传递工具时要将手柄朝向对方。
2.动力工具的安全所有的电气设备都要使用三相插座,地线要安全接地,电缆或装配松动应及时维护;所有旋转的设备都应有安全罩,以减少发生部件飞出伤人的可能性。
在进行电子系统维修时,应断开电路的电源,方法是断开蓄电池的负极搭铁线,这不仅保护人身安全,还能防止对电器的损坏。
许多维修工序需要将车升离地面,在升起车辆前应确保汽车已被正确支承,并应使用安全锁以免汽车落下。用千斤顶支起汽车时应当确保千斤顶支承在汽车底盘大梁部分或较结实的部分。
注意:升起汽车时要先看维修手册,找到正确的支撑点,错误的支撑点不仅危险,而且会破坏汽车的结构。
工具和设备都要定期检查和保养。
3.压缩空气的安全使用压缩空气时,应非常小心,不要玩弄它们,不要将压缩空气对着自己或别人,不要对着地面或设备、车辆乱吹。压缩空气会撕裂鼓膜,造成失聪,损伤肺部或伤及皮肤,被压缩空气吹起的尘土或金属颗粒会造成皮肤、眼睛损伤。
3、日常安全守则
1.工具不使用时应保持干净并放到正确的位置。
2.各种设备和工具要及时检查和保养。
3.手上应避免油污,以免工具滑脱。
4.起动发动机的车辆应保证驻车制动正常。
5.不要在车间内乱转。
6.在车间内起动发动机要保持通风良好。
7.在车间内穿戴、着装要合适,并佩戴必要的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8.不要将压缩空气对着人或设备吹。
9.尖锐的工具不要放到口袋里,以免扎伤自己或划伤车辆。
10.常用通道上不要放工具、设备、车辆等。
11.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正确的工具。
12.手、衣服、工具应远离旋转设备或部件。
13.开车进出车间时要格外小心。
14.在极疲劳或消沉时不要工作,这种情况会降低注意力,有可能导致自身或他人的伤害。
15.如果不知道车间设备如何使用,应先向明白的人请教,以得到正确、安全的使用方法。
16.用举升器或千斤顶升起车辆时一定要按正确的规程操作。
17.应知道车间灭火器、医疗急救包、洗眼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