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轿车
宝马X家族
宝马M家族
宝马i家族
Z系列跑车
其它车型
ALPINA

本文共计:3,403字

预计阅读时长约:6分钟

适合阅读人群:向往及热爱摩旅的人

为什么,

一跨上GS,就忍不住想去远方探险?

可能是想要感受畅快的骑行乐趣,

可能是想要探寻世界上美丽的自然风光,

可能是想要告别城市喧嚣去追寻自由的风。

让我们跟随骑士自在的妙笔

感受他自在如风的「疆藏之旅


唯存梦想,方能前行

可可·香奈儿曾说:“当你了解男人都是小孩子,你就了解人生所有的事情。因为男人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无论他们有多大的成就,多高的地位,多么深远的影响力,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小孩子。”拥有GS的这几年,也曾拥有了滇藏川藏青藏的骑行回忆,心里也憧憬更远的远方。骑行,也日趋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充分的准备再出发!

确定初步计划后的准备过程,既充满期待也蕴藏着辛苦更充满乐趣。从搜集路况、手绘路书,到加装选配件、增添功能件,再到换胎补胎练习,选择路上必备的维修工具和随车备件,不断去熟悉车辆性能,提升自己驾驭能力。出行前我将我的“大玩具”——BMW F 800 GS送到苏州元福4S店进行保养,经过来自台湾陈家弘技师全面且细致的保养后,达到了理想的出发状态。

临行前我按照惯例将摩托车进行托运、办理边境通行证、购买旅程高原保险,当飞抵乌鲁木齐时得知,已提前10天托运的车因故误点,于是次日上午11点,我只得在卸货的现场整理装备、测试胎压,经过简单的检查后便开始了第一天的摩旅。

一览独库公路美景

独库公路又名天山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悬崖绝壁,五分之一的地段处于高山永冻层,跨越天山近十条主要河流,翻越终年积雪的四个冰达坂,一路上草原、雪山、高山、断崖,美不胜收,这是一条景观之路,也是一条英雄之路。

沿着217出发,路面随处可见从前一个晚上山崖上坠落的大小石块,一路前行,上到海拔2,900米便进入了冻土层,路面有开裂沉降扭曲变形现象,山路开始变得崎岖而颠簸。待穿过海拔高度为3,490米建设在冰达坂下面的哈希勒根隧道口天山群峰便突显在眼前,公路两边是高高的雪墙,高处可达15米

翻越最后一个达坂后来到乔尔玛烈士陵园,这里建有为缅怀安息于天山的烈士而修建的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当年筑路老兵的营房成为旅游景点,供人们瞻仰和参观。“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站立的路”,为了报答班长的救命之恩,老兵陈俊贵举家西迁,从东北老家来到天山脚下,为战友义务守墓20年,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无法体会到的战友情。

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语意为“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也被誉为“死亡之海”。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全球第二大流动沙漠,昼夜温差大,环境艰苦。在这段孤独的道路,我偶遇了一位90后骑士刘昊,他来自云南西双版纳,单人出游轮迹已遍布全疆各地。

刚进入时38摄氏度的沙漠酷暑难耐,随着愈渐深入,天气也显露出多变的天性,乌云狂风沙暴扑面而来,忽冷忽热。公路上被风吹来的细沙如水面涟漪,两侧纵深处可见许多小规模的龙卷风,每次与重型货车会车带来的乱流沙尘都让车辆失控、视野失明,所以不得不在每次会车前提前保留出充足的提前量。在这样的漫天沙暴中骑行了300公里,我俩的头盔、嘴巴、衣服灌满了沙子,不由叹服古丝绸之路上骆驼队伍的艰辛。

感受维族同胞的热情

到达和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冲洗车辆,维族女孩热情细致的洗车服务、维族少年热情的笑容、夜市里丰盛的特色食品、街道上众多的军警和严格的管控举措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因为路线不同,只能与90后骑士刘昊分别,拂去车上一夜落满的沙尘,离开和田经过墨玉县皮山县(形势复杂地区),沿路大部分都在修路。中午在皮山县路旁的一家维族清真小店休息调整,和边上用餐的少数民族同胞聊天甚欢,有的买来饮料送给我,有的硬是把我的单给结了,也再次感受到他们似火的热情。

独自穿越新藏线

新藏线又称叶拉公路,这是一段高海拔、路况和环境都十分恶劣的高原公路。全线跨越16个冰大坂,涉44条冰河,全线行走于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地区接壤的“世界屋脊的屋脊”上,沿途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很多路段都是无人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堪称“世界道路之冠”。

从翻越达坂阿喀孜达坂开始,天空乌云密布开始飘雪,越往前走雪势也越来越大,山路也开始变得泥泞,毁坏的路段较多,骑行异常颠簸,经过麻扎达坂黑卡子达坂后开始蜿蜒下山。停车休息补给时,才发现左侧的原厂铝箱丢落,内有充气、充电、维修、补胎等所有工具和部分备件。赶忙转身去找,行驶50公里有余却依然没有任何痕迹,考虑再三无奈只得放弃寻找。我想这是G219给我的下马威。

第二天一早找到一家简易的汽修店,考虑到没有可以搭伴的人和车,也为了降低扎胎可能,于是按气压表将胎压调整到2.8、3.2bar,即便牺牲抓地力和舒适性,也要尽量避免被扎胎。此后每到一地就是找维修铺,做一些简单维护,骑行中也随时关注着胎压和胎温的变化。

途中经过湖面海拔4.240米的班公措湖,值得一提的是湖面三分之二在中国,三分之一属于印度,虽然是同一个湖,但在我国境内的是淡水,而越往印度方向的水却越咸,到了他们境内完全是苦涩的咸水,不能饮用也没有鱼类生长。

到了日土县,看到许多新建筑还在修建,街道布满各式各样的店铺,游客也多了不少。我还是照例先找修车铺,进行刷旧机油、检查胎压、外形、螺丝紧固等简单的维护。出县行驶130公里到达狮泉河镇,前往为纪念当年解放军从新疆和田翻越克里雅山口步行到达阿里地区期间牺牲的官兵而建立的狮泉河烈士陵园,向他们和所有中国边防军人致敬。

随后回到G219向塔尔钦普兰进发的路上,我遇到了来自宁夏银川的车队,带头的是刘鹏和他的BMW F 800 GS Adventure,中间是初次摩旅的老谢和小訾,收尾是老史和他的BMW F 700 GS,发现方向相同,便欣然与之随队同行,我也终于能蹭点全新的链条油了。

傍晚抵达神山冈仁波齐脚下和圣湖玛旁雍错北岸塔尔钦,这里是藏区宗教转山和转湖活动的起点。冈底斯藏语称作“冈仁波齐”,意义是雪山之宝。这个冈底斯圣山是八千万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极乐世界之地,曾诞生八千万贤能并传播佛法的圣地,也是吐蕃和象雄土生土长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乡。

旅行并不是为了到达终点,而是不断的经历。人生亦是如此。如果不去接触那些未知,我们的感觉将会变得迟钝,就连好奇心也会消失不见。你的目光将不再放眼远方的地平线,也不会再听到那些熟悉的声音。只有骑行在路上,才能体验到这种感觉。

叶孜线全天骑行了550公里到达萨噶县,住宿的时候,遇到了来自深圳的2台BMW R 1200 GS Adventure和1辆保障车,随行还有美女和茅台。晚上吃饭时互相分享旅途见闻,开开玩笑,算是缓解了一天骑行的疲惫。

次日继续骑行了近350公里后,终于来到了珠峰大本营的北大门,固自开心得在门口合影留念,哪知进门后还有100多公里山路要骑……

抵达地球之巅-珠峰

缠绕在山坡的最后一段盘山公路堪称一景,这里没有树木的遮掩,黑色的泊油路在浅黄色的山坡上格外显眼,无法数出到底有多少道弯,只是看到那蜿蜒的盘山路沿着山坡伸向远方。从脚下望去,蜿蜒的盘山公路,如铺着地毯的群山如波浪翻滚,伫立于群山之上的珠穆朗玛峰及其兄弟雪峰闪耀着银光,万里蓝天雪峰白云,构成了一幅辽阔壮丽的高原图画。我的眼前,就是令人向往的珠穆朗玛峰群峰——真正的地球之巅所在!

清晨的珠峰,一早就露出身影,此时的珠峰近在咫尺,像一堵巨墙一样跃然眼前,其雄浑的气势令人震撼。蓝天如洗,清澈、纯净,一缕旗云罩在峰顶。视野近处,群峰像大海一样,没有高大的植物,却都像铺着一层黄绿色的棉毯连绵不断地伸向远方。在曙光照射下,在蓝天的映衬下,绒布寺前,面向珠峰,我矗立许久。想起博尔赫斯曾说:“命运之神没有怜悯之心,上帝的长夜没有尽期。你的肉体只是时光,不停流逝的时光,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离开珠峰大本营,依旧是爬不完的山、转不完的弯,经过白坝到G219的终点拉孜,又遇上2台BMW R 1200 GS,前后四辆摩托车在山道上一路狂奔,径直赶到日喀则,直奔拉萨,也意味着我本次的旅程即将告一段落。

本次行程全程16天,虽艰险无比但人车无恙,实属运气,感谢上苍。回来后恰逢《冈仁波齐》的热映,给这个南方大雨后的世界带来一丝宁静,有人借李宗盛的话来评价这部电影: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是的,其实每一步、每一种感受、每一种经历,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死两点之间,组合成每段不同的人生,唯有心存梦想的人,才能在尘世间不断前行。

看了宝马骑士自在的“疆藏西游记”你有什么感想?国庆假期将至,你打算去哪里摩旅?欢迎向我们分享你的摩旅故事!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下载蓝天白云社

支持 iOS 和 Android

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