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轿车
宝马X家族
宝马M家族
宝马i家族
Z系列跑车
其它车型
ALPINA

老司机总是说,车重较大的汽车在高速驾驶的时候,车身更不容易“发飘”,买车还是要挑车重相对较大的。而用初中物理知识来解释的话,搭载相同规格的轮胎,自重较大的汽车获得的抓地力较大,理论上也会比较稳当的驾驭感;但车子开起来稳不稳,和车重真的有这么大关系吗? 

稳不稳,得看实际汽车抓地力?

抓地力其实就是摩擦力,主要由轮胎来决定,并且比起轮胎上的排水槽花纹,胎面的材料和面积其实更重要,所以高规格的轮胎或是宽胎抓地力也相对要更好,汽车的过弯极限也会变高;只不过抓地力也是一种汽车行驶时的阻力,抓地力好的轮胎,往往也会带来高油耗的副作用。

而在不考虑轮胎因素之外,车重也是影响抓地力的因素之一,虽然如今的德系车和日系车之间,车重的差距也仅仅只有几十KG,孰重孰轻已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在高速驾驶碰上侧风,或是起伏路面的时候,车重较重的汽车能利用自身车重,更好的压住地面,发挥轮胎的作用。

而空气动力能在高速的时候将部分风阻转化为下压力,例如几百KG的F1赛车,即使时速达300KM/H也能稳稳地贴在地上,而上百倍重量的飞机却依旧可以飞起来,都是依靠空气动力来完成的。足够的空气动力的确可以制造下压力,在高速行驶时变相增加汽车的车重,并且对汽车的起步和加速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要增加抓地力,是增加车重靠谱还是增加空气动力靠谱?

和考验技术的赛道不同,在纯高速赛道上,马力大的赛车有的是,夺冠的赛车往往都是车体较大,并且自重也较重的赛车;例如日产的GT-R,在许多赛道上的成绩都能超越一票超级跑车,就是利用了1700KG的车重以及足够的空气动力。

而一般最求动态的性能车,车身通常都有一定程度的轻量化,因此为了弥补高速稳定性的不足,在外观的设计上,都会让自身的风阻比家用车要高出一截,甚至辅以宽体、扰流板、扩散器这类空气套件。由于车重和空气动力是相辅相成的因素,不同的驾驶情况,对车身的稳定性的影响也不同,很难单独做出判断。

为了稳,一味增加抓地力,就一定好吗?

较重的车身和较高的风阻,油耗也会随之变高,所以一味的追求稳,大家恐怕又要抗议了。既然不是天天下赛道,也不需要把车子设计得太极端,所以车厂选择轻量化车身、搭载低滚阻轮胎和流线型车身设计,也都是为了节约油耗。

“稳当”的驾驭感,只和汽车的抓地力有关系吗?

某些国产车和日系车,在高速驾驶时出现“发漂”的情况,恐怕又有老司机将这些归类到车重上了。但殊不知,“发飘”的驾驭感,其实是方向机初段助力的调校导致的,初段助力比较大的车,高速驾驶的时候就会感觉“发飘”。而有些改装车,在装了顶吧、换了减震器之后,高速感觉就不那么飘了,则是因为转向的阻力增大,变相的减小方向机初段助力,“发飘”的感觉就减小。

本文作者:陈毅忞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下载蓝天白云社

支持 iOS 和 Android

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